2021年初二年级辩论赛
4月23日,国际读书日。
四月的浦东,江南春日,草长莺飞,杏花雨润,花儿们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光里,摩拳擦掌,登上思维风暴的舞台,就“成事在人VS成事在天”进行论辩,让师生们一道品味了语言的盛宴,领略了思辨的魅力。
经过初二年级各班级的初选和年级复赛,8位选手脱颖而出。
正方由初二(1)班韩津、江欣韵,初二(2)班廖奕铭,初二(3)班顾星宇组成。
反方由初二(3)班成斐然,初二(4)班贾瀚哲、段羽函,初二(6)班高榕组成。
初二(2)班的熊世慧同学和初二(5)班的黄琢同学担任主持人。
立论环节
在立论环节中,正方一辩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从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出发,提出人定胜天,事在人为,成事在人。反方辩手毫不示弱,提出人类发展一直受到环境影响,只有清楚意识到人类的渺小,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即天道,才能做出更加正确、理性的决策。
攻辩环节
正方二辩提出,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很渺小,但也不能小看人类的智慧,只要人类不断突破自我的局限,不停地探索、研究,就能征服自然。反方二辩以姚明的成功不可复制, 论证了人很难超越时代的局限性。
自由辩环节
在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辩手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激烈交锋,台下掌声阵阵。
总结陈词
总结陈词中,反方强调:“成事在天”是人类在无数的历史积淀后,综合经济、社会、文化,而得出的对世界对客观规律的一种理智而清醒的认识。
正方从最近刷屏的中科院博士的经历出发,联系到安徽小岗村靠集体的智慧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年的非凡历程,强调:成事主要靠人的努力和选择。
评委点评
最后语文组负责人徐燕老师对本场论辩做了精彩点评,给予了双方高度评价。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国家,我们都需要在已有条件下,合理利用天时、地利,不怕苦,不怕难,创新赋能,上下团结,群策群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迈向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
思辨尽显青春活力,交锋展露学子风采。本场辩论向我们展示了花儿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敏于思考的品质。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