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着青春的脉搏,
我们跨入了充满劳动气息的时节。
劳动——
这个热烈奔涌的词汇,
终将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动人的章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我校初一年级借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契机,开展了以“弘扬劳动精神,致敬时代劳模”为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
本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学习各类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并进行劳动实践,劳动岗位设置有教学楼保洁、外围道路操场保洁、餐厅清洁、洗菜洗碗等。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恳认真,一丝不苟,让校园环境焕然一新。第二环节为垃圾分类的理论与操作课程,引导同学们能从自身做起,对垃圾进行科学分类,提高环保意识。第三环节为职业体验,食堂李大厨现身说法,通过讲述个人的从业经历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体验课程,李大厨“以食育人,喻文于食”,把食堂变“课堂”,把劳动变“乐趣”。在第四个环节中,各班召开劳动教育班会,由同学们撰写劳动日记,分享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劳动后的收获等。
劳动不仅是力的教育,也是智的教育,更是心的教育,通过这次劳动教育,孩子们看到,不管劳动的方式如何变化,行业有多么不同,时间有多么久远,但“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是始终不变的人生哲理。
6月3日中午,初一年级召开年级大会,对此次劳动教育先进班级进行了总结表彰。年级组长姚家佳老师在会上首先对食堂和物业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了衷心感谢,接着回顾了各班劳动教育活动的过程,并着重向同学们展示了大家劳动时忙碌的身影。经过评比,初一(1)班、初一(4)班、初一(6)班被评为“劳动优秀集体”。
在本次劳动中我有幸参加了厨房劳动中剥毛豆的工作。这项工作看起来十分简单,看阿姨示范时,她们用手灵巧地一抠,一拧,一顶,毛豆就完整地出来了,但是做起来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容易,毛豆的外壳十分坚硬,不管我怎么用力,指甲始终抠不进去,最后好不容易抠进去了,拧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毛豆就整个断成了两节。而且毛豆的数量很多,我们小组的三个人剥了快两个小时都没有剥完。而阿姨一个人平时都是一个人一直重复剥毛豆这一个动作,并且比我们三个人的效率都高,这无疑是非常辛苦且乏味的。
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一项工作,其实做起来都并不容易,需要的是多年的积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劳动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想以后不管是做事还是学习都需要更加认真努力!
我的岗位是清洁厕所。清洁厕所一共分为3个任务,分别是拖地、擦门板、擦玻璃。指导员阿姨十分详细地指导我们,清洗门板需要用消毒水,擦玻璃需要喷玻璃清洁剂,然后用刮片用力往下压,如果不使用玻璃清洁剂,就会把玻璃擦成“大花脸”,阿姨还十分贴心地为我们准备了手套,以免消毒液对我们的手造成损伤。听完阿姨的指导,我就跃跃欲试,我负责拖地,我先把厕所隔间里的地拖干净,然后一点点争取把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污渍都清洁干净。清洁完三层楼的厕所,我累出了一身汗,这才发现原来看似平凡的工作,也会如此地累,我也开始慢慢体会到了阿姨们的辛苦付出。
这次劳动教育让我知道了每一位劳动人民都在辛苦地付出着,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人的劳动与付出,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所有的劳动人民都值得被人尊敬!
让我印象深刻的劳动环节就是垃圾分类。首先任经理向我们科普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让我们认识到了国家每天花在垃圾处理上的费用之大,认识到如果我们能减少垃圾制造,或者通过垃圾分类减少需要处理的垃圾,不仅能节省巨额支出,还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接着我们体验了一下垃圾分类。在垃圾箱里,我发现了许多用了一面就扔掉了的草稿纸,许多并未怎么用过就丢弃了的垃圾袋,还有很多没有吃完的食物就这么和包装袋一起丢进了干垃圾桶的现象。物业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把垃圾翻出来进行重新分类,这项工作既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只能等晚上所有垃圾都聚集到一起才能进行。其实只需要我们在扔垃圾的时候,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严格执行干湿垃圾分离,就可以节省清洁人员的大量时间。
勿以善小而不为!爱护环境,从不乱丢垃圾、严格垃圾分类做起吧!同时希望大家还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为我们的环境保护,为我们将来有更多的蓝天白云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次劳动教育的最后,李大厨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刀工。小刀顺着萝卜的边沿干脆利落地滑下,留下一条优美的曲线,那是鸟的翅膀;刻刀插入红心萝卜,一扭,一收,一片花瓣就完成了……我被这精巧的刀工惊艳到了,不禁想:这该需要多年的积累沉淀,多么持久的专注努力啊!回想李大厨笑眯眯地问我们饭菜是否可口,还有食堂不断推出的新菜品,我忽然找到了答案:是因为热爱。因为热爱,李大厨才会对自己的菜品有严格的要求,才会争取完美,尽力呈现出极致的成果;因为热爱,李大厨才会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才会在创新中感受乐趣,才能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菜品,才能不断地打磨技艺;唯有热爱,才使天地万物用志不分,持续努力地将每件事做到了极致。
学习也是如此,只要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认真对待每个知识点,仔细地观赏它们背后真正的美丽,就能体会到其中蕴藏着的无穷乐趣,真正地投入热情,将它们做到极致,终会大放异彩。
老子《道德经》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袁枚先生讲:烧菜如作诗文,各有天分。天分高,则随手煎炒,便是佳肴;天分不高,虽极意烹庖,不堪下箸。
在这里,我来改一改,即:烧菜如读书,端看积累。积累得好,则随意挥洒,便是美味佳肴;没有积累,则抓耳挠腮,难为无米之炊。
烧菜不仅仅如治国、如作诗文、如读书,也如做人做事,有极多的讲究要掌握,有极重要的分寸要把握。望大家把握好时机和分寸,读好书,将来也能做好菜、治好国。
李大厨的职业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热爱对于成功而言,是因果关系且不可或缺的。因为一腔热爱,钱学森、邓稼先毅然投身学术海洋,哪怕是十几二十年,也从不停歇;因为一腔热爱,我国戍边战士愿意用一生去守护祖国边陲,边疆热土,哪怕是生的代价;因为一腔热爱,我们愿意在教室里坐上十几年,听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古往今来,多少例子告诉我们——热爱,可抵漫长岁月。我想这次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阅历,也是我们漫长学习道路中的指南针。我们或许谈了太多的宏图伟业,不妨从现在开始寻找你的热爱,持续不断地输入和输出,最终终将抵达它的彼岸!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